×
史学集刊

李善长被誉为“在世萧何”, 却为何会被明太祖处

作者:赵培文,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1368年朱元璋攻克北京,由此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结束,明朝建立。朱元璋之所以能在十数年间建立明朝,除了自身指挥作战得当,更重要的是其麾下有一大批能人志士,但随着明朝政权的巩固,朱元璋为强化皇权开始扫除国内一切不稳定之因素,由此大批开国功臣倒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安徽濠州定远人,为明朝开国功臣,历任左丞相、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等职,封爵韩国公。

在明朝建国之初分封功臣时,李善长因后勤补给有功,因而获赏,且赐予李善长金属铁卷,朱元璋对其评价也是十分之高,道其是“在世萧何”,但李善长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却依旧没能善终。朱元璋在起兵后身边有很多淮河地域的老乡在其身边辅佐,由此逐渐形成了淮西集团,而淮西集团在明朝建国后的领袖就是李善长,位居高位,且身后有一帮人跟随,因此李善长日渐跋扈,肆意排挤官员,如参议李饮冰、杨希圣只是稍微冒犯了李善长,不光被李善长罢官还被处死,而时任御史中丞的刘伯温因处死了李善长的亲信李彬,随后李善长对其大肆攻击。而之后李善长调离中书省一事更是造成了明廷官员的互相攻击,李善长由于身体原因调离中书省,在选择接班人时,发生了激烈争执,李善长选择汪广洋,但杨宪认为汪广洋不足以胜任,随后胡惟庸煽动李善长反击杨宪,此事由此引发了一些列党争。

以上种种朱元璋对李善长依旧抱有信任,真正李善长丢掉性命的是胡惟庸案,胡惟庸之所以能够进入朱元璋的决策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善长的举荐,因此二人是互为臂膀,从李善长调离中书省一事中便可看出二人的关系,胡惟庸为更加密切与李善长的关系,将其长女嫁给李善长的弟弟之子李佑。在胡惟庸案爆发后,大量涉案人员被朱元璋处死,但朱元璋念其劳苦功高,有助其开国之功,因此有意的放过对其调查,只是处死李善长的弟弟,但是李善长却并没有感恩朱元璋的赦免之恩,此事直接导致了朱元璋对其不满,之后汪广洋更是弹劾李善长不尽臣子之职,到其“陛下以疾不视朝者,将旬日亦无问候之敬,孤恩失礼,古者所无,驸马李祺,六日不朝,宣至前殿又不施礼,此可知善长家法之不修”,虽然朱元璋并未治罪李善长,但对其已是开始丧失信任。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此时的李善长已七十六岁,胡惟庸的余波再次接近李善长,但此次朱元璋却没有保李善长,被定罪后的李善长最终选择在家中自尽,除儿子李祺免罪外,全家七十口人被诛杀。
有开国之功,但在宫廷之斗中,虽有金书铁卷的李善长却依旧没有摆脱一死。
参考资料:
[1] 张廷玉.《明史》
[2] 富路特,房兆楹.《哥伦比亚大学明代名人传》
[3]要海霞.浅析明太祖朱元璋与李善长的君臣关系[J].黑龙江史志,2014(16):63-65.
[4]梁希哲,宋鸥.评李善长之死[J].史学集刊,1999(02):29-34+70.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桂强

上一篇:被凌迟的帝国英雄:百姓争啖其肉,他死得冤不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