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集刊

追寻梦想

张彪是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的一名普通司机。他常常觉得愧对父母妻儿,每月不满两千元的工资几乎都“扔”在了路上,2000多张车票占据了他一大部分的收入。他说:“别人的书是用手写的,我的书是用双脚‘走’出来的,不走不踏实。”“双脚走出”了矿区民俗志《枣庄矿区民俗志》、唐代史学专著《大唐名将张士贵传》。

张彪采访柳琴戏丘派传人张汉申

张彪作品选

人生有梦想,生活就有彩虹

张彪出生在唐代名将张士贵的衣冠冢所在地——滕州市前莱村,生活在矿山,从小受矿山文化和家族文化的熏陶,使他对煤矿民俗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1993年技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柴里煤矿选煤厂工作。工作之余,张彪喜欢收集煤矿民俗、地方人文历史和民间文化资料。

起初,家人、工友、同事和乡邻对张彪的做法都非常不理解,妻子认为他这是不务正业。“煤矿有什么文化,有什么历史可挖掘?你研究那么长时间了,见到什么效果了?”家人的不理解让他很苦恼。

有一次在休息时,张彪和工友聊起自己研究民俗的事情,想和工友分享一下他创作的快乐,没想到工友却挖苦他说:“作为工程车司机,开好你的车就行了,管那么多无聊的事干吗?”这话像一把尖刀刺进了张彪的心中。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些煤矿民俗好好地整理记录下来,用事实证明自己是对的。

在家乡,也经常有外姓人与他开玩笑说:“你的先祖就是奸臣张士贵呀。”他听后很气愤,“我的先祖绝不会是奸臣。”为张士贵平反昭雪、扭转张士贵民间“反面形象”,成为张彪10年来的又一重任。张彪背着照相机、手拿笔记本,足迹踏遍蒙、晋、鲁、豫、陕、苏、皖等省。2007年,张彪到滕州市羊庄镇西江村访查金朝丞相张孝纯墓。在他到的前几天,张孝纯墓再次被盗掘。张彪被村委会当做了“盗墓踩点的”对象,随身携带的相机和记录本被强行没收。村委会还向羊庄镇派出所报了案。

“我知道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流言飞语阻止不了我前进,反而更能坚定我的信心,激起我的斗志。”回忆起开始创作的那段日子,张彪如是说。

为追寻梦想,多次与险情作斗争

2002年以后,张彪对民间文化研究进行了重新定位,决定对煤矿民俗和大唐名将张士贵进行系统的研究,选择之初,就注定了这是一条充满艰辛、布满荆棘的小道,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系统地研究过,没有可以借鉴的资料,只有靠着自己的双脚和手中的笔去寻访、去记录。10年来,张彪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和枣庄矿区的每一个角落,他能数出矿区有多少座矸石山,多少口废弃的古矿井,他找过新中兴公司展馆老工人200人次,记录笔记20本,100余万字,收集实物500余件。

每次寻访归来,他都会带回很多的“破烂”。2009年春节前,张彪听说枣庄市前莱村的柳琴戏丘派传人张汉申曾经在日伪时期的中兴公司为窑工演出过,并帮助枣庄矿地下党逃出虎口。得到这一线索后,他骑着自行车,走了30多公里路,找到张汉申了解情况。从张汉申那里,张彪了解到很多柳琴戏的历史。

前莱村之行,调动起了张彪的兴致,听完张汉申的介绍,张彪仍觉不过瘾。在得知苍山县钓鱼台村有一位93岁名叫宋培启的老艺人,曾经在中兴公司“下过日本窑,干过地下党,唱过拉魂腔”的消息,张彪决定到他的家中了解情况。

由于钓鱼台村位于抱犊崮山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通极不方便,到达钓鱼台村时已是下午3点多。为了尽快到达老艺人家,张彪只好加快速度,可是山路崎岖,他一不小心,从山坡上滑了下去。幸好有树枝挡住,张彪才捡回一条命,但整个人失去了知觉,有路人看到了他,将他救上来。这段差点送命的经历让张彪终生难忘。

但是,这也没有磨灭他的意志,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他每天都会去那里,和宋培启进行交流,把一段段戏文录下来,并悉心记录下戏文里的俚语白话。

张彪著述的材料内容丰富翔实。《大唐名将张士贵传》还原了张士贵的本来面目,现已被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所收藏。《枣庄矿区民俗志》兼具史地知识,注重人文,真实地反映了枣庄矿区民众近七百年来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精神面貌,也被山东省图书馆和山东大学图书馆所收藏。

张彪,从没停止过的脚步,十余年来足迹踏遍全国各地。作为煤矿司机,脚踩在离合器上;作为调查者,行走在中国大地上,写作探寻之书。甚至在做梦时,他都会梦见自己脚不连地地走着。谈到今后的打算,张彪深情地说:“我永远属于矿区,我要一直走下去,写下去,追寻下去。”

上一篇:谶纬与汉代史学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