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集刊

冕无后旒之说研究的献疑

《尚书》注:“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中国自古为“衣冠上国”,所有冠服中,以冕服为首。冕服是以冕为首的服装,冕是其代表性部件。冕为大夫以上冠也,冕板下垂“旒”是其主要特征,旒之数量多少是等级地位之标志,以十二旒为最高等级。自古以来,关于旒的研究从未间断,仅是冕是否前后皆垂旒的问题就引发史上学者多次探讨,主要分为两派:一是汉唐以郑玄为首的经学家认为冕板前后皆垂十二旒;二是以清代学者为主要群体的另一观点“冕无后旒”。

时至今日,“冕无后旒”之说依旧备受关注,2015年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冕无后旒”说考证》一文反对“冕无后旒”之说,而同年发表于《金田》的《“冕无后旒”说新论》则支持了“冕无后旒”。对此争论,还需找寻新的证据从新的角度来进一步论证。本文认为,从综合角度分析冕有后旒更为合理,因此从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等角度综合论证“冕无后旒”一说的不合理性,具体从历史文献分析、古人写作习惯分析、政治文化因素及艺术审美特征等方面加以论证。

1 由“冕”字说开去

华夏人重“衣冠”,两者中“冠”又重于“衣”。说文解字记载:“冠有法制,冠是用来约束头发的,古时又作为弁冕的总称,与弁和冕有所不同,古时之冠有法度限制,等级不同,场合不同,要戴不同的冠。”[1]古时之冠,以“冕”为最高形式。冕,说文解字记载:“为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鎏紞纩,为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礼冠。”[1]“冕”最早出现在金文大篆中,应为西周的后期,其字形上显示为戴在头上的冠式,前后有垂下的部分应为旒,中间是一块平板,如图1所示。冕冠最主要的部分是延板、垂旒和冠卷三部分,其形制在各朝有所变化。中国文字为象形字,从冕字的古体来看,冕之前后皆有旒。

图1 “冕”字之古体Fig.1 The ancient character font of "MIAN"

旒作为冕冠构建中最重要的标志性部位,其数量多少也是区分等级的标志。《礼记·礼器》记载:“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2]《周礼·夏官·弁师》郑玄注疏:“垂于延之前后,各十二……”[3]据郑注所言,冕之旒数和玉数如表1所示。

表1 冕旒等级、旒数及玉数Tab.1 The grade of crown and the quantities of tassels and jade冕旒等级旒数/旒玉数/颗十二旒前后各12(共24)每旒12,共288九旒前后各9(共18)每旒12,共216七旒前后各7(共14)每旒12,共168五旒前后各5(共10)每旒12,共120三旒前后各3(共6)每旒12,共72

《“冕无后旒”说考证》一文对冕旒之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4],郑玄、孔颖达、贾公彦等汉唐经学家均考证冕前后皆有旒,支持冕后有旒之说。此后,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认同这一观点,朱熹《论语集注》曰:“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后有旒。”随后,明儒王应电、清儒江永、林昌彝、黄以周及现代礼学专家钱玄则认为冕只有前旒,而无后旒。依“层累说”,只是清代大量提出冕无后旒,该现象不排除考据之风盛行,对新论点有“从众”之疑。

明儒王应电和清儒江永认为,据《大戴礼记》载“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因此旒的作用是蔽明,所以冕后无需有旒。其次,有关旒数的记载,史书皆提及十二旒,并未明确说前后各十二旒。因此,他们较为合理地提出了冕无后旒之说。江永作为清代著名礼学大师,其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于清代多信从江永之说,包括林昌彝和黄以周,都在其礼图中支持“冕无后旒”之说。发展到现代,关于冕有无后旒之说也争论颇多,赞成“冕无后旒”之说的有理经学家钱玄[5]、台湾著名学者王宇清[6]。可见,自从“冕无后旒”之说被江永发扬光大之后,学术界开始接受这一学说。

2015年,《“冕无后旒”说考证》[4]一文总结了清代以来赞成“冕无后旒”之说的理由有三,并对这三个理由进行了反驳,如表2所示。

表2 《“冕无后旒”说考证》对“冕无后旒”一说的反驳Tab.2 The argument of “The Official Crown without Rear Tassels” inTextualResearchofTheOfficialCrownwithoutRearTassels前人提出“冕无后旒”之说的原因反驳“冕无后旒”之说的研究“冕而前旒,所以蔽明”,所以无需后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在逻辑上仅说明冕有前旒,不足以证明“冕无后旒”冕“十有二旒”而不说是二十四旒载“深衣有十二幅”,而不说六幅,因为深衣前后连为一体,可以一起计数,而冕旒分别在前后,要分别计数《后汉书·舆服志》所谓“有前无后”可能只有西汉昭帝时根据夏侯氏之说而为公侯卿大夫制定的冕冠制度,不包括帝王冕制,也并非冕制通例

上一篇: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