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集刊

农史学家彭世奖教授及其学术成就

彭世奖教授是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退休教授,是中国农史界受人尊重的前辈之一。他受中国农史学科主要开拓者梁家勉先生影响从事农史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成果深得业内认可。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华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奖等,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农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图书馆学会理事、《中国农史》编委、广州市农委修志顾问等职。退休后,他仍然笔耕不止,成果不断。今年是他八十大寿之年,为了展示彭教授一心向学的求学历程,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厚重创新的科研成果,激励农史学界后人,我们作为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后来人谨写一文,聊表敬意。 一、从乡村少年到农史专家 1.客家山村读书郎 彭世奖教授1936年9月26日(农历)出生于广东省陆丰县十二区吉龙乡奥宁排村 (今属陆河县水唇镇)。童年时代的彭世奖先生虽然生长在穷乡僻壤,又赶在战乱年代,家里仍然将他送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在亲友的资助下,彭先生克服家境不佳的困难,顺利完成初中教育。1953年9月,彭先生考入韩山师范学校。 中师毕业后,1956年彭先生又考入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在享受公费读书的同时,得到史学名家关履权、张寿祺教授等专业上指点,并于1957年在《中学历史教学》(总13期)发表了他的史学处女作 《试论亚历山大远征胜利的原因》。1960年,彭先生分配到华南农学院工作。初在农机系做辅导员,半年后被梁家勉馆长要到图书馆,先后做过图书采购和资料室工作,后进馆中农业历史文献特藏室。 2.协助梁老建基业 梁家勉先生是我国中国农史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一代农史宗师。年轻的史学毕业生“小彭”,迅速成为梁老的得力助手。 协助梁老采购古农书是彭先生的一大工作。采购有价值的古农书,需要专业知识,需要细心,需要广交朋友和勤快。从上世纪60年代起,彭先生就跟随梁老时常出现在文德路、上下九路和北京路的古籍书店、古旧书铺,成为那里的常客。他俩经常从这些书店中选购到珍贵的古农书或相关的古籍带回来。虽然辛苦,但心里都是乐滋滋的,充满了成就感。他们还与全国各地的古旧书店建立联系,索取他们编制的《古籍目录》、《古旧书目》。彭先生根据目录进行初步筛选,在他认为有价值而且本室尚未收藏的书名前做上标记,然后再由梁老审定,最后由彭先生发函采购。此外,彭先生经常陪梁老出差,每到一地,古籍书店是必去的地方。如北京琉璃厂,天津古旧书店,在那些地方他俩淘到不少宝贝,如高润生的《尔雅谷名考》手稿等。买到书之后,梁老如获至宝。他不放心邮寄,担心丢失。这样,彭先生又成了搬运工,将购买的书一包包扛回来。购回的古书,有些存在破损或脱线,需要修复和重新装钉。彭先生又让勤快又手巧的太太伍老师学会了古籍修复基本技能,跟梁师母一起为研究室修补古籍。“文革”爆发后,特藏室珍贵古籍一下子成了“四旧”和“封资修”,随时面临被烧、被毁的危险。梁老对此忧心忡忡,彭先生边安慰梁老,边与梁老一起想办法应对。最后想出用“图书馆造反派”的名义把特藏室的书库作为“封资修藏书室”予以封闭,不许开放。使这一屋子的传世家当幸运地保存下来了,为后来农史研究室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彭世奖陪梁家勉先生陕北考察,1973年 除了购书,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彭先生还不辞劳苦地协助梁老做好特藏室及以后农史室的工作。作为梁老的助手,时常陪同梁老出差,一路照顾梁老的生活,负责联系各方人士,包下所有后勤工作。当时出差交通差、通讯差、食宿差,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苦。出差地方既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郑州、合肥等城市,也有条件艰苦的西北城乡。彭先生曾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陪梁老去秦晋大地考察北方旱作农业时的情景:乘着破旧的长途汽车,住着简陋的旅店,饮食十分有限。有一次在陕北一小县,彭先生好不容易挤进食铺买到几个馒头,还没吃,就被当地饥饿小孩抢,未被抢走的也落在地上,沾满尘土,两人只好捡起,吹去尘土充饥。当然,彭先生也在这走南闯北中增长见识,认识了许多学界前辈和朋友。协助梁老编纂《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是其当时又一重要工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梁老以其在全国农史界的学术成就和威望,成为我国第一部集全国农史界力量编纂农业科技史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的主编。在编纂的过程中,彭先生一方面承担书中的相关章节的撰写,参与全书的通稿统稿工作;另一方面又帮助梁老出谋划策,协调各方关系。在刘瑞龙老部长的正确领导下,这部书虽然经历许多曲折,但最后终于出版了,而且后来获得多项大奖。协助梁老编辑好《农史研究》也是他的当时工作之一。《农史研究》是“文革”后国内公开出版的第一份农史学术刊物,它由华农农史研究室编辑,农业出版社出版。梁老主持编辑,是刊物的灵魂人物,但许多具体工作由彭先生承担,其中创刊号到第六辑,基本由彭先生选稿、组稿、编辑。由于认真负责,《农史研究》颇得学界、社会肯定,美国著名科技史学者席文教授、国际水稻所著名农学家张德慈教授等都来函盛赞。还同时,他协助梁家勉、周肇基教授培养农史研究生。自1980年农史研究室招收第一个农史研究生开始,彭先生就承担起农史研究生的课程讲授,独立讲授了农业历史文献、中国通史等课,直至退休。彭先生备课认真,每门课都写好厚厚的讲义;讲授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介绍学界最新动态,故也颇受学生欢迎。 彭世奖陪梁家勉(前右一)拜访刘瑞龙老部长(前左一), 1980年代初 3.颜回再世研农史 在协助梁老的同时,彭先生的农史研究也在梁老耳提面命下扬帆起航了。1979年,彭先生在《中国柑桔》发表了第一篇农史学术论文《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专书——〈橘录〉》,虽是与梁家勉、黄昌贤两位老先生合作之作,但是由其执笔。第二年,他除分别与梁家勉、梁光商、高式武等合作发表《我国古代关于水稻生态学的知识》、《我国猪的起源与驯化》等两篇论文外,还独立发表了 《我国古代害虫防治知识》、《〈南方草木状〉撰者撰期的若干问题》等大小论文6篇。与当代学人学术起步时间相比,彭先生是稍晚了些,不惑之年过后才显现出来,这不是他个人的原因,是那个时代悲剧造成的。但他厚积薄发,一登上农史学术论坛就显示出他强大的功力和冲劲。 从第一篇农史论文问世到他正式退休,时间约二十年。在这个时段,彭先生把能调动的精力都用在农史研究上,没有出差的日子,他的办公室灯光总是在深夜11时后才熄掉。皇天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科研成果。他20年里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2部,译著1部,参加撰写科技史著作、辞书4部,编辑论文集、期刊7本。许多重要学术观点和代表性成果都在这个时期完成,可以说这二十年是彭先生创造力最强、成果最丰、获奖最集中的科学研究的春天和黄金时代。这二十年,伴随改革开放发展,也是彭先生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农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时期。1983年12月14至18日,彭先生与梁老作为中国农史界6位代表中的二位赴香港大学中文系出席“第二届国际中国科技史研讨会”并大会报告学术论文,受到会议代表的欢迎和好评。此次会议是“文革”后大陆农史学者集体出席境外国际科技史会议的开始,彭先生是其中六位大陆农史学者年龄最小者。一结束香港会议,彭先生又赶回广州,协助梁老于本月20~23日在华南农学院举办《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农史界第一次举行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也是华南农学院举办的首个国际学术会议。出席会议有中、美、法、日等四国学者30余人。他还在室领导的支持下,积极推动中日农史学者的交流,邀请日本渡部武、唐立教授等来农史研究室访问。1999年、2000年,他还参与了日本著名学者滨岛敦俊、片山岗教授主持的中日华南乡村社会调查,不辞劳苦,以过花甲之年的身躯,奔波于田间屋头,水尾渠旁,访谈农民,实地考察。展现了一位老农史学者扎实、认真的风采。 彭世奖先生陪同原宗子教授考察南越王纪念馆,1999年 彭世奖先生在香港大学国际中国科技史研讨会报告论文,1983年 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1世纪的时候,忙了几十年的彭教授不用每天再坐在农史研究室办公房里。但他退而不休,除每天坚持打羽毛球,带小孙子外,还忘不了老本行,或参加农史研究室组织的学术研讨会,或出席农史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会,但更多时还是继续他没有终结的农史研究,发表了十余篇农史文章,特别是他完成的《历代荔枝谱校注》和《橘录校注》二项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让人们感受到他的后劲和不减的学术功力。 彭世奖教授出身农家,经历过奋斗,战胜过各种困难,在中国的农史研究中硕果累累、贡献卓著,是当今中国农史界的老前辈之一。回顾彭先生学术成长历程,不能不说他是位有福之人,遇到一位好老师梁家勉先生,进了一个好平台农史研究室,但他个人的选择、努力和坚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彭先生初涉农史研究时,其家境非常不好,上有高龄老母,乡有残疾胞弟要接济;家中小儿子常年患病,在精神上和经济上把他夫妇俩几乎拖累到崩溃的边缘。但彭先生咬紧牙关,硬挺下来。当时农史界同仁来到彭先生的家中,看到他家的住房和生活状况,非常感慨:这哪里是教授的家呀?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出现严重脑体倒挂现象,“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理发刀的”,而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高校尤甚。教师们拿着比内地高不了二十块钱的工资,却要承受广州的高物价。故在这艰难时段内,华南农大有不少教职工因忍受不了经济压力而跳出高校改行。农史研究室也有人下海、调走,只剩下三、四人坚守。当时彭先生年纪还不算大,也有福利尚好的单位要他,换个工作去挣多些钱来改善全家人的生活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他舍不得为之奋斗的农史研究。业内同仁很受感动,称他为“农史界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彭先生在经济上最困难的时候,坚守农史阵地,完成了自己学术生涯中最扎实、最有份量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彭先生也是何其乐也。 二、笔耕不辍 硕果累累 彭世奖教授潜心学术,在农史研究上作出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的治史原则,也显示出过去常说的一句话“科学的根是苦的,可它的果又是那么甜美”。彭教授的研究,涉及面宽而有深度,考证扎实而多新意。主要有如下几个领域: 1.大农业历史研究 彭教授的农史研究不是专攻一点,而且广泛涉猎农史的多个领域,并且关注社会,积极回应现实问题,“融会贯通”的研究特色鲜明。 参加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撰写是其中国农史宏观研究重要表现之一。众所周知,《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是梁家勉先生主编,国内30多位农史专家经过8年努力、四易其稿、精雕细琢完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史研究中所取得的一项标志性成果。研究的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开始,到鸦片战争开始为止。讲述近万年来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演变。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具、农田水利,大田作物、耕作栽培、农业气象,园艺、茶、林、蚕桑、畜牧兽医、水产养殖与捕捞、储藏与加工、农学著作等具体的科学技术。全书八章,约93万字,插图157幅,并附有中国农业科技史大事年表、拉丁学名表、引用书目一览表等3个附录,其门类叙述之广泛、内容之丰富,远远超过以往出版的各种农业科技史著作。彭教授作为梁先生当时的主要助手,不仅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而且撰写了其中的重要章节,并作为四位通稿统稿人(另3位是闵宗殿、李根蟠、穆祥桐先生)之一为书稿的完善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出版后,陆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6项,彭教授作为排名第5的获奖者实至名归。 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研究是其又一表现,《试述我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和优点》(《古今农业》1990(1)一文高屋建瓴,归纳出中国传统农业的若干特点和优点:在技术上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多熟种植、充分用地、用养结合、久种不衰、生物防治、因物致用;在经营管理上有以农为主和多种经营。指出正是这些特点和优点,保证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传统农业得以常盛不衰。另《我国传统农业何以会走上精耕细作道路》(《中国农展》1986年)也是这方面的通论之作。 探讨农史研究的现实意义,特别是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彭教授就有成果发表。《试论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一文未公开发表就受到政学两界重视,论文从品种资源与现代育种工作、精耕细作传统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多粪肥田和维持地力、生物防治的经验和环境保护、气象学遗产与趋利避害、多种经营的经验和保持生态平衡、农业布局的历史演变和现代化的农业区划、生产经验和农业科学研究等8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和作用。十几年后,彭教授又发表《农史研究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中国农史》1997年第3期)进一步深入总结,指出农史研究在当代可在四个方面为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即:第一、运用史料,探索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第二、提供信息,让农业科技人员能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创新;第三、根据需要,发掘和提供失传了的农业科技知识以供参考利用;第四、根据史料,为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线索。之后,他又站在历史的高度,发表《从中国农业发展史看未来的农业与环境》(《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总结归纳出中国农业历史上几种类型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受到不少学者好评。日本著名农史学者原宗子教授致函彭教授说:“自从拜读玉稿,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特别'掠夺式农业—物质循环式农业—能量投入式农业—未来新型的物资循环式农业'的时代区分论,非常正确……若是可以的话,我希望把玉稿翻译于日本语,而发表于日本杂志。” 2.农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农业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是农史研究的基础,也是中国农史研究的起点。彭教授在这方面用力颇勤,他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古农书宏观研究。代表作是《略论中国古代农书》(《中国农史》1993年第3期),此文在农史界几十年研究基础上,首先科学划分了历史时期中国古农书的发展进程,即春秋战国的初创时期的农书。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发展的农书、隋唐两宋时期向南方普及的中国农书、元代及其以后诸朝代的从高峰走向衰落时期的中国农书;并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书发生、发展及其衰落的历程和规律;其次,总结中国古代农书类型的新划分法;再次,阐述了中国古代农书的五大特色;最后,介绍中国古代农书的整理工作,包括搜集珍本、辑佚出版、考校注释、珍藏保管等。另彭教授与图书馆老同事林广信合作翻译日本著名农史学家天野元之助的 《中国古农书考》(农业出版社,1992出版)也是这方面的成果,彭先生在译本中常以按语形式加上自己的研究意见,可以算作带有点研究性质的翻译。时任农业部部长的何康为此书亲笔题词:“弘扬神农故土耕耘农法,继承华夏农业文化遗产”。日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唐立教授在阅读此书后给彭先生的信中说“翻译非常好。感谢!”该书作为王毓瑚《中国农学书目》的姐妹篇,现已成为研究中国农史入门必读书。 古农书微观研究。大体分古农书和农史人物研究二类,关于前者主要有《〈南方草木状〉撰者撰期的若干问题》(《农史研究》第一辑)、《治蝗类古农书评介》(《广东图书馆学刊》1982年第2期)、《历代荔枝谱述评》(《古今农业》2009年第2期)、《蒲松龄农书残稿考证》(《文献》1986年第1期)、《蒲松龄〈捕蝗虫要法〉真伪考》(《中国农史》1985年第2期)、《蒲松龄〈捕蝗虫要法〉真伪考续补》(《中国农史》1987年第4期)、《王祯及其《农书》探研》(《科技史与博物馆》(荆三林教授执教五十年及七十寿辰纪念论文集)第3期,郑州大学出版社,1985年)、《也谈〈王祯农书〉的成书年代——兼与郝时远同志商榷》(《中国农史》1986年第3期)等十多篇,其中《〈南方草木状〉撰者撰期的若干问题》一文是回应华裔学者马泰来论文之作,成为引发在华农大召开《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重要动因;而《治蝗类古农书评介》当是国内最早全面述评治蝗类古农书的论文;再《蒲松龄农书残稿考证》通过对内容的细致比较,认为它为蒲松龄所著的《家政外篇》,纠正了过去学界认为它是所谓《农桑经残稿》的误判。关于农史人物研究方面,主要有《论屈大均在广东农业文化史上的贡献》(《中国科技史料》1997年第1期)、《试述吴其濬在农业上的贡献》(《农业考古》1989年第3期)、《论天野元之助博士对中国农史研究的杰出贡献》(《中国科技史料》1992年第3期)、《聊斋先生也是农学家》(《农史研究》第6辑)等多篇论文。此外,他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史卷》(农业出版社,1995年)撰写了不少有关农书和农史人物的词条。 校释古农书工作。彭先生退休后,退而不休,承担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先后整理出版了《历代荔枝谱校注》(农业出版社,2008年)和《橘录校注》(农业出版社,2010年)两部颇显功力的古籍整理之作。荔枝、柑橘是中国著名果品,古人在这两个方面也分别留下十几种或数种专谱,然而一直无人系统整理。彭先生不顾年高体弱,走南闯北,查阅版本,校对注释,收集之全,远超前人,几无遗漏,甚至汉文化圈中的朝鲜人郑运经著《橘谱》也附录在其中,可以说一册在手,相关资料尽在其中,极方便学者研究利用。著名历史学家、中山大学历史系刘志伟教授评介其这方面工作是真学术。 辑录大农史资料。彭先生在农史研究过程中,非常注意有关史料的爬梳、分类,后他将积累的这些材料编辑成《中国农业传统要术集萃》于1998年在农业出版社出版。虽然是本资料集,但作者史料选择颇为用心,既有常见、典型性的史料,也有罕见、地域性的材料;另编排合理,查找方便,嘉惠学人。 3.传统农业科技史研究 农业科技史是农史学科的主干和核心,最能体现农史专业在学术界的作用和特色。生于乡村,学于历史,职于农校的彭教授在梁家勉先生指导下,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在农业科技史方向辛勤耕耘,发表二、三十篇论文,并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受到同行好评。 “火耕水耨”一词是汉代文献对我国南方水稻栽培方式的一种概括,由于记载过于简单,关于其具体栽培内容,古今中外学者曾作过各种解释和猜测。彭教授《火耕水耨辨析》(《中国农史》1987年第2期)在认真分析和评价前人解释的基础上,指出“火耕水耨”是古代地广人稀、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实行的水稻栽培方式之一,其主要特点为:以火烧草、不用牛耕、直接栽种、不用插秧、以水淹草、不用中耕。并因其巧妙用了“水”和“火”的力量,劳动生产率不低。此文发表后得到学界大家的好评,由胡道静、游修龄、董恺忱、陈文华、叶显恩、关履权、张寿祺组成的专家组认为:“作者以汉代文献结合考古、民俗等资料和水稻的生理生态知识,对“火耕水耨”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南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作出了明确的解释,并指出其适应当时历史条件、因地制宜的积极作用。其结论有独到见解,超过了在此之前的所有解释,是这一问题研究中的一大突破。”此文还收录到渡部武和陈文华合编的 《中国稻作的起源》一书,在日本六兴出版社出版。 生物防治是中国古代生态农业中的一大亮点,彭教授作为国内这方面最活跃的研究者,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优良传统之一——生物防治》(《中国农业科学》1983年第1期)一文,爬梳史料,依次从“对生物界互相制约现象的认识”、“有益动物的保护和利用”、“对防虫植物和除草植物的探索”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我国生物防治的历史、方法与价值,提供了许多新挖掘出来的事例。论文受到学界重视和好评,科技史老前辈胡道静编审函曰:“奉读大著《生物防治》,深感兴趣。此项传统的农业技术,虽历来经学者作史的考察,但都没有像您这样全面地论述的文章,同时汇集资料丰富,分析准确,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论文,敬志钦佩!”1983年第4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这在农史界较为罕见。此后,他又对生物间相生相克现象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发表《我国传统农业中对生物间相生相克因素的利用》(《农业考古》1992年第1期),文章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古代农业中动植物之间 “相生”、“相克”的利用和农、牧、渔之间互利因素的综合利用。在有益动物利用上,他针对古今众说纷纭的“象耕鸟耘”记载,发表《“象耕鸟耘”辨析》(《农史研究》第十辑,1990年,农业出版社)一文,指出所谓“象耕”实际上是古代农民利用象群活动时踩烂的土地进行播种的一种特殊的种植方式;而所谓“鸟耘”实际上是人们对雁鹄等候鸟一年一度来到海滨扒掘田泥、啄食杂草等有益习性的利用。 园艺技艺方面彭先生也发表了数篇精深的研究。其《我国古代蔬菜生产的特殊技艺》(《中国农史》1987年第2期)总结了各类古籍中所记载的中国古代特殊的种菜技术,包括 “本母子瓜”选种法、韭菜子快速鉴别法、种子处理法、大蒜“中条子”繁殖法、几种特殊育苗法、抗旱抢种、瓦瓮渗灌法、黄化栽培法、保护地栽培法、无土栽培法、深水种菱法、夹硫种茄法、控制营养生长法、靠接葫芦法、种菌子法、贮藏保鲜法等,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又《中国古代的鲜花变色和催延花期法》(《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8期)讲述了中国古代园艺中颇具特色的技巧:鲜花变色法,有染色和嫁接二种;催花法,有使用马粪硫磺方法和温室催花法二类;延缓花期法,有遮光和涂蕊二法。再《关于中国甘蔗的栽培和制糖史》(《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年第3期)探讨了中国甘蔗栽培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栽培技术和利用的发展。文章认为,中国是甘蔗的原产地,沙糖起源于汉代,至唐朝,学习了印度的制糖技术之后,中国的制糖技术进一步提高。后者为香港大学中文系集刊全文刊载。 此外,彭先生在农业科技史领域还发表《我国古代农业害虫的防治》(《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我国环境保护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农史研究》第8辑,1989年)、《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和农田开发》(《古今农业》1989年第2期)、《一种节约用水的科学灌溉方法——台湾轮流灌溉制度评介》(《中国农史》1995年第2期)等论文,其中《我国古代农业害虫的防治》全面论述了中国传统的害虫防治技术:包括捕捉等人工防治、深耕等农业防治、选育抗虫品种、掌握农时避开害虫高发期、耕除杂草、轮作换茬,还有利用害虫天敌的生物防治和利用有毒植物的药物防治。而《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和农田开发》系统地研究了历史时期中国农田开发和水利建设的历史,包括水利建设与农地的选择、水土保持的经验与教训、灌溉与改土、井灌与土地利用、陂塘水利和丘陵地带的开发、山泉的利用和梯田的修筑、塘浦圩岸的修筑和圩垸田的开辟、基塘生态系统与低洼地的利用。 退休后,他还广泛收集资料,撰写了20多万字的 《中国作物栽培简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日本著名农史学者渡部武教授评价说:“大作包括了各种粮食作物、有用作物,还有花卉,无一遗漏,是一部优秀著作。其特征是,广泛涉猎历史文献,包括农书、笔记、方志、本草著作等,俨然一部博物学书。”先生还再与林广信先生联手翻译日本学者田中耕司《马来型稻作及其扩展》长文于1995年起在《农业考古》上连载,让国内学者对亚洲稻作中的“马来型稻作”的性格、扩展及其谱系有了更多的了解。 4.岭南农业史研究 彭教授生长在广东,年少时有过下田劳作的经历,对广东的传统农业感情深、了解透,从事农史研究之后,在广东农业史方面多有耕耘,并颇有建树,发表相关论文有20来篇。 彭世奖向农业部路明副部长介绍室内古农书,1997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彭先生就在 《古今农业》试刊号发表《岭南历史上水稻的特殊栽培法及其展望》,开始沿着丁颖开创的稻作史研究前行。九十年代,伴随稻作起源研究成为热点,彭先生先后发表 《试述我国早稻的产生和历史作用——兼论华南是我国稻作栽培制度的起源中心》(《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百越人与中国稻作文化》(《古今农业》1991年第1期)、《珠江三角洲沙田地区水稻栽培制度的变迁》(《学术研究》1997年第10期)、《略论珠江三角洲挣稿制的兴衰》(《中国农史》1994年第2期)等论文。其中《试述我国早稻的产生和历史作用》论文,首先在厘清了古人所言“早稻”的内涵基础上,利用丁颖先生的稻作研究的成果和历史材料,否认日本著名学者加藤繁的“早稻为先”观点,指出我国可能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了早、晚稻的分化,而两广和海南的高温多雨的气候和混作稻与冬稻等多种栽培制度,证明华南地区不仅是普遍野生稻分化的中心和栽培稻的遗传多样性中心,而且是稻作栽培制度的起源中心。《百越人与中国稻作文化》一文则分别探讨了百越先人与稻作驯化,象田、鸟田和麋田的利用,“火耕水耨”的栽培方式,以及相关技术东传日本等重要内容。“挣稿制”是岭南地区双季稻的一种抢时间套作的方法,在前一茬稻子还未成熟的时候,在其行间种上后一茬稻。收割了前茬,后一茬也能够生长到一定程度,在时间上略有抢先,以便尽早收割。其《略论珠江三角洲挣稿制的兴衰》详细阐述了挣稿制在岭南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挣稿制基础上的稻鱼鸭三结合的耕作方式,最后评价了挣稿制的优劣。这些论文丰富了人们对广东稻作史的认识。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鱼米之乡,养鱼业发达且有特色。彭先生《珠江三角洲池塘养鱼史研究》(《古今农业》1993年第1期)首先论述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池塘养鱼历史与技术,重点分析了明清基塘式养鱼空间盈缩与丝绸贸易紧密相关;其次具体分析了基围与池塘养鱼、西江鱼苗业与池塘养鱼,以及池塘养鱼有关的各种技术与经验,包括捞鱼苗、分辨鱼苗、人工孵化、防寒防病、饲养管理、运输等。是一篇全面系统地展示和分析珠江三角洲池塘养鱼和相关技术发展的重要论文。 岭南地区纤维植物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居住于这一带的百越人便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彭教授 《略述百越人对衣用纤维植物开发利用的贡献》(《古今农业》1992年第3期)探赜索隐,利用爬梳出来的史料,全面论述了自新石器时代起百越人利用芒麻、葛、棉、蕉、竹和锻树等植物纤维缉织为布的历史和纺织技术;指出蕉布、竹布、树皮布文献记载虽较晚,是因为岭南开发较晚,许多新鲜事物都未能及时在文献上得到反映,估计其出现的时间,应较文献记载早得多。又《竹布为衣并非神话》《广东史志》1996年第4期)专门探讨了岭南竹布的历史。再《荔枝之最——增城挂绿》(《广东史志》1996年第3期)着重介绍了广东荔枝名品增城挂绿的曲折历史。《从〈茶务佥载〉的发现谈广东茶工、茶商对茶业发展的贡献》(《农业考古》2005年第5期)则利用新发现的潮汕人胡秉枢著的日文《茶务佥载》一书资料,着重介绍了胡秉枢、吴新林、凌长富等中国茶工东渡日本帮助其提高制茶技术的史实,彰显中国对世界茶叶发展的贡献。 《试述南雄传统农业生产的特色》(《古今农业》2006年第1期)是彭先生利用参加1999年、2000年两次中日华南近代乡村社会调查的田野调查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南雄传统农业生产的一篇论文,指出南雄传统农业生产特色主要有“农村产品的商品率特高”、“陂塘水利发展迅速”、“独具特色的丫禾种植”和“耕牛市场特别活跃”等四点,其中有些水利技术和丫禾种植等均未见前人记载,地方特色鲜明。 今天我们庆祝彭世奖教授八十寿辰,就是不忘先生为华农农史事业做出的贡献,感谢他!同时学习他贫穷不能移的崇高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扎实创新的研究方法,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最后,我们祝彭先生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继续关心、支持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的农史事业。 附:彭世奖教授著述一览表类别 题目出版信息 备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 农业出版社1989合著《〈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农业出版社1990编辑《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合著《潮汕风物谈》 香港中华书局1992独著《中国古农书考》 农业出版社1992著作合译《中国农业全书·广东卷》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合著《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史卷》 农业出版社1995合著《农史研究》第1至6辑 农业出版社,1980到编辑《中国农业传统要术集萃》 农业出版社1998独著《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合著《历代荔枝谱校注》 农业出版社2008校注《橘录校注》 农业出版社2010校注试论亚历山大远征胜利的原因 《中学历史教学》(总13期)1957独著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专书——《橘录》 《中国柑橘》1979(1-2)合著我国猪的起源与驯化 《科技史文集》(四)1980合著我国古代害虫防治知识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1980独著我国古代关于水稻生态学的知识 《农史研究》(一)1980合著我国古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 《中学历史教学》1980(5)独著《〈南方草木状〉撰者撰期的若干问题》 《农史研究》(一)1980独著漫谈古代文献对农业科学的作用 《农史研究》(一)1980合著华侨陈振龙和番薯的引进 《羊城晚报》1980年第12期独著烟害古今谈 《羊城晚报》1980年12月2日独著研究徐光启的重要工具书《徐光启年谱》 《广东图书馆学刊》1981(3)独著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徐光启 《中学历史教学》1982(1)独著《四时纂要》日文译注稿前言 《农史研究》(二)1982独著试述类书的整理和利用 《广东图书馆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暨1982年科学讨论会论文选集》独著治蝗类古农书评介 《广东图书馆学刊》1982(3)独著中国历史上的治蝗斗争 《农史研究》(三)1983独著龙眼小史 《农业考古》1983(1)独著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优良传统之一——生物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1983(1);《新华文摘》1983年(4)独著试论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考古》1984(1)论文独著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夏禹 《农史研究》(四)1984合著试论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考古》1984(2)独著我国古代农业害虫防治法 《农业考古》1984(2)独著狗捉老鼠古己有之 《环境》1984(2)独著养鸭治蝗 《环境》1984(3)独著聊斋先生也是农学家 《农史研究》(六)1985独著蒲松龄《捕蝗虫要法》真伪考 《中国农史》1985(2)独著关于中国甘蔗的栽培和制糖史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5(3)独著蒲松龄农书残稿考证 《文献》1986(1)独著中国环境保护的历史经验总结 《农史研究》(七)1986独著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农书的著作一览 《农史研究》(七)1986独著也谈《王祯农书》的成书年代——兼与郝时远同志商榷 《中国农史》1986(2)独著蒲松龄《捕蝗虫要法》真伪考续补 《中国农史》1987(4)独著火耕水耨辨析 《中国农史》1987(2)独著《南方草木状考补》序 《南方草木状考补》,云南民族出版社,1991独著芝麻可防除杂草和虫害 《植物杂志》1988(5)独著我国环境保护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 《农史研究》(八),1989独著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和农田开发 《古今农业》1989(1)独著试述吴其濬在农业上的贡献 《农业考古》1989(2)独著我国古代蔬菜生产的特殊技艺 《中国农史》1989(2)独著试述我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和优点 《古今农业》1990(1)独著再谈《南方草木状》的撰者期问题 《〈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农业出版社,1990独著 续表类别 题目出版信息 备注《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讨论会简况 《〈南方草木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农业出版社,1990鉴湖功绩千古流芳——纪念鉴湖建成1850周年 《中国农史》年1990(4)中国古代的鲜花变色和催延花期法《中国科技史料》1990(4);《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独著“象耕鸟耘”辨析 《农史研究》(十),1990独著对传入日本的《耕织图》的考察 《农史研究》(十),1990独译“工夫茶”中有“功夫” 《农业考古》1991(2)独著珠江三角洲池塘养鱼史研究 《古今农业》1991(2)独著百越人与中国稻作文化 《古今农业》1991(1);《国际百越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独著论天野元之助博士对中国农史研究的杰出贡献 《中国科技史料》1992(4)独著略述百越人对衣用纤维植物开发利用的贡献 《古今农业》1992(3)独著岭南人与衣用纤维植物的开发利用(上) 《岭南文史》1992(1)独著岭南人与衣用纤维植物的开发利用(下) 《岭南文史》1992(2)独著我国传统农业中对生物间相生相克因素的利用 《农业考古》1992(1)独著博古通今一学人 《农业考古》1992(3)独著珠江三角洲池塘养鱼史研究 《古今农业》1993(1)独著略论中国古代农书 《中国农史》1993(2)独著略论珠江三角洲挣稿制的兴衰 《中国农史》1994(2)独著马来型稻作及其扩展 《农业考古》1995(3)、1996(1)(3)、1997(1)(3)、1998(1)连载合译荔枝之最——增城挂绿 《广东史志》1995(3)独著《自然科学大事记·农学卷》评介 《中国农史》1995(2)独著《中国古代耕织图》评介 《古今农业》1996(3)独著加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研究——有关研究的回顾的展望合著竹布为衣并非神话 《广东史志》1996(4)《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4)独著农史研究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中国农史》1997(3)论文独著论屈大均在广东农业文化史上的贡献 《中国科技史料》1997(1)独著屈大均与广东农业文化 《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4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独著珠江三角洲沙田地区水稻栽培制度的变迁 《学术研究》1997(10)独著试述我国早稻的产生和历史作用——兼论华南是我国稻作栽培制度的起源中心 《农业考古》1998(1)独著一种节约用水的科学灌溉方法——台湾轮流灌溉制度评介《中国农史》1999(2)独著从我国农业发展史看未来的农业与环境 《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9(12);《中国农史》2000(3)独著一位受人敬重的农史学家——纪念梁家勉诞辰90周年《农业历史论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独著农史研究的又一丰碑——《中国科学技术史o农史卷》读后记《中国农史》2001(2)独著略论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中的生态学思想 《古今农业论丛》,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从《茶务佥载》的发现谈谈广东茶工、茶商对茶业发展的贡献《农业考古》2005(4);《“泛珠三角”与南海贸易》,香港出版社,2009独著莫负英名书信史,清风扫地更无遗——试评《广东省志·农业志》古代部分的美中不足《生物史与农史新探》,台湾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农业考古》2007(1)独著试述南雄传统农业生产的特色 《古今农业》2006(1)独著广州外销画——清代广东城乡社会风情的写真 《传统农业与乡村社会研究》,台湾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独著历代荔枝谱述评 《古今农业》2009(2)独著传统农业中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 《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论坛论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独著人守学、学守书、书守类——为纪念梁家勉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梁家勉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独著《民国广东的农业与环境》序 《民国广东的农业与环境》,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独著《明清广东的农业与环境: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序 《明清广东的农业与环境: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独著

上一篇:从“历史文本”到“经典文本” ——史学视野
下一篇:没有了

Top